目录名称:建议提案复文发布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 2019年1月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安徽省气象局关于十二届安徽省政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21号提案的答复

郑伟委员:

您好!您提交的“关于气候灾情的应急机制提案”,收悉。针对您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邀请省政府应急办、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等单位召开了座谈会,并就提案办理进行了研讨。经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意见如下:

一、安徽和香港气象灾害分布及影响的差异

一是面积、地形结构、人口差异巨大。安徽省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700万,长江、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省,自南向北将全省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自然区域,地形地貌由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组成。而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陆地总面积约0.11万平方公里。

二是地理位置导致气象灾害影响不同。安徽省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度地带,气象灾害种类有台风、暴雨、暴雪、干旱、寒潮、霜冻、冰冻、低温、高温、大风、雷电、冰雹、大雾、霾等多种,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气象灾害,影响时段分散,影响人群涉及面广。香港主要受台风、暴雨、高温等影响,与安徽省比较来看,具有区域面积小、灾害种类相对单一、影响时段相对集中,相对而言,便于采取统一行动进行防御。

三是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等一系列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积极依法履行职责,同时,各基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也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其中也包括暴雪期间市、县范围内停工停课机制),并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成效。

综上所述,目前在全省范围内采取类似香港做法的条件尚不够成熟,但是,可以借鉴学习香港的做法,组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二、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基本情况

(一)出台四项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防汛工作,省防指于2013  年制定了《安徽省防汛工作四项制度》,主要包括责任监督制度、会商预警制度、调度指挥制度、纪律督查制度,对每项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确保防汛责任落地生根,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责任监督制度。防汛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分部门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和值班守班制度。明确任务和要求,定岗定责,落实到人,确保防汛工作各个环节有人抓、落得实。

2.会商预警制度。各级防汛部门汛期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预测预报汛情发展趋势,并及时发布预警,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送到乡(镇、街)、村和重点防范单位,传送到重点区域每一个危险点责任人。接到预警信息后,要立即按照已制定的灾害预案,采取电话、口头通知等多种形式,及时转移群众。

3.调度指挥制度。各级防指建立以工作指挥令、工程调度令为主体的防汛抗灾指挥体系,指挥调度防汛抗灾工作。

4.纪律督查制度。省防指对各地防汛抗旱工作实行督查,对违反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和工作部署等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造成较大损失或者影响很大的,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行政处分或组织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出台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近年来出台一系列与气象灾害相关的应急预案,包括200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皖政办秘〔2009〕14号印发《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2017年重新修订印发《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明确了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预警级别与发布、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应急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内容。2017年新修订后《安徽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主要体现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明确由省政府设立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部指挥长,统一领导和指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分析研判和应急联动工作;明确了指挥部成员单位、指挥部办公室以及各自职责。

二是强化部门响应联动。发布气象灾害橙色以上预警后,指挥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会商、信息共享,并明确了18家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和联动措施。

三是更加关注灾前防范。强化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信息发布和传播、预警响应和部门联动;在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突出防御组织、物资准备,特别加强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及人员转移等。

四是预警响应标准更加科学。重新修订气象灾害预警标准,使预警标准更加符合气象灾害防范应对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灾害响应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当前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实际需求。

近几年来,每年由政府主办举行气象灾害应对应急演练,旨在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应急防范与应对能力。

(三)强化科普宣传,提高防范能力

每年3.23世界气象日、5.12法制宣传日等,全省各地气象部门均组织人员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及中小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专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举办气象科普创作大赛、讲解大赛,提升全民参与气象科普宣传的积极性,扩大宣传面。同时,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的宣传手段,发布气象科普信息和气象灾害防灾避灾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意识。

(四)着力强化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

建立了全省14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由省政府应急办统一部署,各相关部门及市县各级政府迅速响应,根据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应对要求开展应对防范工作。2015年,安徽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成运行(以下简称“省突”),实现了系统与手机短信、网络、微信、微博、大喇叭、显示屏等发布手段的对接。当预测有灾害性天气过程来临时,全省各级气象台站及时通过电视、短信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多种渠道向各级政府、各部门、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及基层灾害防御责任人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各级责任人根据职责做好应对和防范工作。在学校、机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建立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加大预警信息播出频次,扩大覆盖范围。

(五)逐步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停工停课制度

安徽地处内陆,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程度和频次较之于地处沿海的香港要弱得多,且安徽全省各市县每次过程受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全省同意建立停工停课机制不符合安徽实际,目前主要是各市县建立针对影响较大气象灾害的停课机制,如合肥、滁州、马鞍山、安庆、铜陵气象局和教育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气象灾害综合研判,提前采取包含停工听课在内的相关应对措施。萧县气象局、教体局签订了《重大气象灾害期间停工听课协议》,将根据气象灾害强度、发展趋势、危机程度、破坏力大小等综合判断是否停工停课,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1月的2次暴雪过程,全省16个市教育局均下发通知停工听课,含山、明光2个县教体局下发通知停工听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成立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国务院办公厅的应急管理职责,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职责,民政部的救灾职责,国土资源部的地质灾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灾害防治、农业部的草原防火、国家林业局的森林防火相关职责,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以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整合,形成高效统一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目前,省级改革正在以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对接,徐诶和吸收香港等地方在气象灾害防御运行机制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出台更加高效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办法,更有效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非常感谢您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在后续工作推动,将加强与您的沟通,并请一如既往地关注我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安徽省气象局减灾处

联系电话:0551-6229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