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办公室 | |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 2019年12月 | 文号: | |
效用状态:有效 |
安徽省气象部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部署要求,根据省安委会统一部署,自即日起,在全省气象部门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汲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决整治落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政治责任不到位、树立新发展理念不到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以及隐患排查不全面不深入扎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以防雷、施放气球、人影作业、涉氢业务和消防、交通等安全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实现自我认知意识、自我检查能力、自我整改水平“三个提升”,确保气象部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创造良好气象安全环境。
二、整治内容
(一)综合整治重点。一是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领会不深,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安全生产不研究、不部署、不督办,风险隐患不清、管理措施不力,思想麻痹,存在畏难和侥幸心理,在抓落实上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红线意识不强的问题。政绩观存在偏差,安全发展理念认识不到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三是安全责任缺位的问题。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安徽省气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不到位;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行业监管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管业务与管安全脱节,存在监管盲区。四是隐患排查不扎实的问题。隐患排查不深入不全面,对风险隐患视而不见,安全整治走形式、走过场,整改问题没有盯住不放,特别是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形成有效机制。五是监管执法宽松软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放管服的关系,只放不管或简单化限制执法,放松对企业的安全监管;监管执法队伍班子不强、作风不实,对企业负责人法制教育不到位,开展执法检查不严不实不深入。
(二)防雷和施放气球安全监管整治重点。一是完善防雷安全监管分工。省局统筹做好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单位安全监管,市、县气象局按照属地原则,做好辖区内防雷重点单位和检测活动的安全监管。二是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管。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检查对象特点与工作实际,制定相应执法计划,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管。三是组织对辖区内施放气球资质单位隐患排查工作,并就施放气球法规、标准进行宣讲,明确施放气球单位的施放气球安全主体责任,并督促施放气球资质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展施放气球活动。四是严格施放气球活动审批,重点审查申请单位的资质、施放环境、施放气球的数量、施放期间的气象条件等,对不符合条件的施放活动一律不得批准。五是加强对辖区内施放气球活动的日常巡查,要严肃查处无资质从事施放气球活动、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施放气球活动、施放气球无专人值守等违法行为。
(三)人影作业整治重点。一是人影安全责任和制度不落实问题。重点整治人影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强,安全责任清单未细化分解并落实到岗到人;人影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等。二是人影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不到位问题。重点整治地面固定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不达标,安全射界图不规范、作业射击平台无射击方位标识、无经纬度,人影作业没有明确的点或作业点附近人员较密集,以及作业公告发布、空域申请执行及留痕不规范等。三是人影装备弹药管理不规范问题。重点整治人影作业装备、弹药同库存放,装备、发控器同库存放,库房存放杂物,装备弹药管理制度没有上墙;弹药临时库房“人防、物防、技防”不到位。弹药出入库记录不完整,过期弹药装备回收处理不及时等。四是人影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不认真问题。重点整治人影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布置不细致,重点不突出,排查记录不清晰,跟踪整改落实不到位。制定的人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容缺乏可操作性,未如实开展演练等。
(四)涉氢业务整治重点。结合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运行安全检查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运氢、储氢、用氢等多个环节涉氢业务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持证上岗、用氢管理、应急救援制度制定执行情况,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配备情况,涉氢用房安全距离保持情况,氢气瓶储存是否符合要求情况,防倾倒措施落实情况,氢气泄漏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购氢检测验收记录情况,业务安全学习及应急演练定期开展情况,仪器仪表按规定送检情况,防雷设施是否符合要求等。
(五)内部安全生产整治重点。按照《气象部门安全生产工作指南(试行)》《安徽省气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重点整治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高层建筑、实验室、施工工地、食堂等重点场所火灾隐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电气线路老化、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损坏、安全培训和演练不到位等问题;强化职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重点整治违规使用公车,超速、超员、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问题。
三、总体部署
(一)动员部署。从即日起至2019年12月25日,各单位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实施细则),部署本单位集中整治工作。
(二)全面开展。从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2月27日,各单位按照实施方案部署,组织开展检查、督查、整治活动。
(三)总结验收。从2020年2月27日至2020年3月15日,各单位对活动进行总结验收,收集活动资料、整理相关数据、上报活动开展情况,提出下步长效措施。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做好集中整治各项工作,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精心部署安排。各单位要把集中整治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力度、压实责任、完善措施,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切实抓出实效。
(三)强化督促整改。各单位要增强全局意识,通力协作配合,统筹调动力量,切实打好集中整治行动整体仗、合成仗。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四)严格考核问责。各单位要公布举报投诉电话与渠道,鼓励群众职工、社会团体举报各类安全隐患和风险。将此次集中整治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对发现工作落实不力、领导责任不落实、集中整治推动不力、部门监管走形式等问题,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