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安徽省气象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 2019年1月 文号:
效用状态:有效

安徽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气发〔2018〕65号),结合《安徽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皖发改规划〔2016〕729号),以及中国气象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安徽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合作协议,扎实推进我省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需求牵引、安徽特色、时代特征”的要求,以发展智慧气象、民生气象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流域化,全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标志的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气象工作整体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智慧气象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建成,气象观测站网完善度达到95%。流程集约、数据优质、信息共享、应用便捷的“智慧型”气象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气象信息社会化共享率达60%。

——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气象要素预报水平分辨率一周预报精细化到乡镇、气象灾害预警水平分辨率达3公里。24小时暴雨公众预报准确率达到65%,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30分钟。建立精细到县的延伸期重要天气过程预报和月、季、年气候趋势预测业务。建设安徽本地化、特色化气候监测预测业务。

——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普惠智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延伸至乡镇。气象预警信息基本实现公众全覆盖,预警时效平均提高10%。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10亿立方米以上,人工消减雾、霾试验取得成效。基本建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可视化、智能化”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在86%以上。

——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更加科学高效,科技创新对业务技术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在气象探测装备和观测技术、观测资料综合应用,气象预报预测、气象灾害预警,应对气候变化,农业、交通、环境、水文、旅游、能源等专业气象服务领域产生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气象人才队伍保障更加有力。人才引进、培养、考核、评价、激励制度基本成型。力争到2020年,硕博士人员比例增加至22%,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增加至20%。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术带头人队伍基本形成。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培训能力大幅提升。

——气象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健全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考核和管理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气象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助推气象事业提质增效。

二、重点任务

(一)智慧气象支撑体系基本建立

任务1:建设高质高效气象基础通信网络

构建省级园区智能网络。开展省局业务园区局域网及内外网隔离升级改造,升级业务科研楼、云水楼等核心网络设备,建设园区全覆盖的统一无线网络。优化升级气象部门专网。更新升级省、市、县级气象骨干网设备。分步适度提升专网带宽。构建智能化网络管理。开展网络流量分析与管控系统建设,包括智能化流量趋势分析、全网流量智能调度和重点应用智能化保障,完成全省信息网络设备、链路的监视、运维和管理。构建4G或5G气象应急通信网。升级全省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各会场专网安全连接至省级MCU云资源池,全时段召开多组高清视频会议。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承担单位:信息中心、省局其他直属业务单位,各市气象局。

任务2:构建集约共享的气象业务云平台

建设开放互联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气象集约共享、弹性动态、高效可靠的气象基础设施“专有+公共”混合云平台,建设开放互联、统管共用大容量气象大数据平台。建设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数据和统一管理的集约化气象业务服务云,实现对全省基础资源的管理、监控、调度、分析和运维。构建省级综合业务运行监控和管理平台。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可视化的业务运维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基础设施资源与数据资源大集中模式下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系统的集约高效运行。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减灾处、预报处。承担单位:信息中心、省局其他直属业务单位。

任务3:打造高效可靠的气象数据环境

建设气象大数据快速汇聚系统。建立与完善全省统一的集约化数据环境,发展与完善统一数据服务接口。建成集约高效的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提高综合气象数据环境支撑能力,实现气象信息数据资源的高效管理。建立地面、高空、雷达等标准数据格式数据流传输流程,建成气象大数据快速汇聚系统。气象数据产品研发及其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实现地面、高空、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土壤水分、大气成分等气象资料的设备级、通信级、数据级和产品级的质量控制。开发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格点化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多源气象资料融合平台,实现气象数据在全社会的高效应用和充分共享。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开展安徽省气象档案馆升级建设,逐步实现对气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服务。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减灾处、预报处。承担单位:信息中心、省局其他直属业务单位。

任务4:高标准构建气象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

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与保障能力建设,建设一套覆盖全面、重点突出、节约成本、持续运行的安全防御体系。建立与完善信息部门负责技术系统安全、应用部门负责内容安全的信息与网络安全分工负责制度。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应用安全防护及安全管理系统。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减灾处、预报处。承担单位:信息中心、省局其他直属业务单位,各市气象局。

任务5:发展智能观测业务

完成自动化改造和装备升级。开展国家级台站自动化改造和设备升级,实现日照、冻土、云、凝结类天气现象等要素和大气成分的自动观测或综合判识;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技术改造,实施专项质量治理。开展天气实况自动判识观测试验和业务试点工作,丰富气象实况实时监测能力。推进地空天协同智能观测。开展皖东强对流协同观测试验,逐步实现地面、高空和空间等多种观测手段的互联互通。发展气象装备检测标校技术。突破能见度、降水现象仪等环境模拟、自动控制、检测标校等关键技术,推进业务化应用。推进落实社会气象观测行动计划。建立并推进执行社会化观测相关规范标准,推动建立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和业务融合的公众参与式社会气象观测体系,形成便捷参与、“观测即共享”的社会气象观测业务。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减灾处、预报处。承担单位:探测中心、信息中心、省台、公服、气科所,各市气象局。  

任务6:提升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增强大气垂直遥感监测能力。在冰雹、龙卷、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易发多发的皖东平原,建设强对流天气X波段雷达监测系统;在气象灾害敏感区、监测空白区增补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部分重点城市建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等新型探测装备并开展业务应用试验;建设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大气立体观测试验网。建立生态(专业)气象监测网络。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气候变化敏感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敏感区,新建和扩建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城市环境气象综合观测,完善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及皖北城市群的气候监测,在省内部分重点城市建设大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和温湿气体观测系统。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减灾处。承担单位:探测中心、信息中心,各市气象局。

任务7: 提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水平

成立省级卫星遥感应用机构,建立面向“山水林田湖草城”的卫星遥感应用业务。建设地面生态监测和卫星遥感数据存储及加工平台,完善卫星遥感监测业务流程和标准规范。发展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天气分析、大气环境监测、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与灾害监测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牵头职能处室:观测处、减灾处、预报处。承担单位:气科所、信息中心、省台、气候中心、人影办、公服中心,各市气象局。

任务8:推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体系(QMS-O-CMA)建设指南》基本要求,开展气象观测领域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全面提升气象观测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牵头处室:观测与网络处。承担单位:探测中心、信息中心、各市气象局。

任务9:推进全省气象政府网站集约发展

推进全省气象政府网集约化建设,完成地市级气象政府网站功能向省局网站迁移;实现省级气象政府网站向国家级气象政府网站的集约。

牵头职能处室:办公室。承担单位:农网中心,各市气象局。

任务10:加强基层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统筹、协调推进市、县基层台站的业务用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山区贫困分县的台站建设支持力度。  

牵头职能处室:计财处。承担单位:各市气象局。

(二)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体系

任务11:推进智能化预报预警技术应用

加强智能化气象灾害识别产品研发。开展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识别预警技术研究,研发针对强对流的智能化观测产品,以雷达组网三维数据和参数本地化为基点,建立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监测格点产品。加强智能化气象预报预警技术应用。研发风云四号卫星的暴雨和强对流监测技术,建立暴雨预报云参数阈值指标。研发基于全球数值模式和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的动态最优降水预报技术,建立针对天气过程自适应的数值预报成员最优推荐系统。加强智能化气候监测预测技术研发。研发针对重大气象灾害的前兆信号和可预报性提取技术;研究气候模式预报能力的检验技术,发展多模式、多方法的预报集成技术。研发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在客观预测模型建立中的应用技术。

牵头职能处室:预报处。承担单位:省气象台、省气候中心。

任务12:发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

建设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加快完善从零时刻到年际的无缝隙精准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发展气候多模式集合及动力统计释用相结合的预测技术,建成精细到县的气候趋势定量预测业务。优化安徽省省市县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改进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打造智能集约的网格预报业务平台。发展基于网格预报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建立对接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的气象服务支撑系统。开发农业气象、环境气象、交通气象、水文气象、旅游气象等专业预报预警产品。建立气象灾害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数据库,研发精细化风险预警技术和评估系统。

牵头职能处室:预报处。承担单位:省气象台、气候中心、信息中心、公服中心、农网中心,各市气象局。

任务13:完善预报预测业务体系

强化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研发基于资料融合分析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多物理量诊断指标模型的强对流天气判别分析和外推预报技术,实现灾害性天气快速监测预警。推进龙卷监测预警业务试验,完善省市县扁平化的高效龙卷临近预警业务流程;初步建立龙卷、冰雹、大风等致灾性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技术和产品体系。强化短时临近业务标准规范建设,修订《安徽省短时临近天气业务规定》。建立重要天气过程的影响预报业务。基于数值模式高分辨率温度、降水等预报产品,建立暴雨、登陆台风、连阴雨、倒春寒、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影响预报技术体系。开展精细到县的延伸期强降水、强降温、高温等重要天气过程预测业务,建立延伸期降水、气温要素和重要天气过程的确定性和概率预测业务。健全月、季、年气候预测业务。改进月季气候趋势客观化预测方法和模型,发展多模式集合释用技术,开展精细到县的月、季、年气温、降水趋势客观定量预测业务。加强气候预测和特色气候服务能力建设。发展梅雨雨季、农业气象灾害等的诊断预测及气候模式释用技术,推进本地特色预测业务向环保、电力等行业拓展,建立本地特色延伸期到月季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

牵头职能处室:预报处。承担单位:省气象台、气候中心、信息中心、农网中心,各市气象局。

(三)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普惠智能

任务14:提升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完善综合防灾减灾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对暴雨(雪)、台风、高温、低温冰冻、雾霾等我省易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加强与农业、林业、交通、旅游、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合作,共建气象监测设施和预报预警平台,构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开展灾害影响研究,发展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完善气象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优化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体系建设。

牵头职能处室:减灾处、预报处。承担单位:气象台、公服中心、灾防中心、农网中心,各市县局。

任务15:发展智慧气象服务

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发展用户行为分析和感知技术,强化面向公众的基于位置的、按需提供的智慧气象服务;推动行业气象服务提质增效,实现行业气象服务数据资源的汇集汇交,建立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模型,开展面向农业、交通、旅游、电力等重点行业的个性化气象服务。完善气象灾害风险决策服务数据库,建设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决策服务“一张图”,建立决策气象服务支持系统,推进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的精细化服务。

牵头职能处室:减灾处。承担单位:气象台、公服中心、农网中心,各市县局。

任务16:构建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体系

加强现代农业生产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合肥、宿州、宣城农业气象分中心能力建设。强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农业保险服务。推进“惠农气象、聚农e购、爱上农家乐”平台在基层的广泛应用。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气象保障服务。开展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调查评估。探索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种植面积与种植结构三大区划。深入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服务,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化精准脱贫气象保障服务。开展乡村气象灾害风险识别,强化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做好贫困县“三农”专项建设,做好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工作。

牵头职能处室:减灾处。承担单位:农网中心,各市县局。

任务17:加强绿色发展气象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生态气象观测布局。开展省域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气象监测,建立健全生态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联动,开展生态环境气象综合影响评估。加强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开展气候承载力分析、城市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评估、城市绿化生态布局气候效应评估,开展气候生态宜居评估服务试点。加强城乡规划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服务。打造地理气候标志,协助创建黄山国家气象公园,打造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县。强化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基础支持。加强生态气象指标研究,为地方绿色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完成“三线一单”编制相关工作,为生态红线监管、划定环境质量底线、开展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提供科学支撑。

牵头职能处室:减灾处、观测处、预报处。承担单位:气候中心、气科所、灾防中心、公服中心、农网中心,相关市气象局。

(四)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任务18: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完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安徽省气象局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建设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发挥基地的观测试验和综合研究平台作用。依托合肥“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基础研究设施”,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共同申请组建大气环境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牵头职能处室:预报处。承担单位:气科所、气象台、气候中心、探测中心、信息中心、灾防中心、公服中心、人影办、农网中心。

任务19:强化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

修订省局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科研项目验收管理。注重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落实《关于增强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气党发〔2017〕25号)规定,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牵头职能处室:预报处、计财处、人事处。承担单位:气科所、气象台、气候中心、探测中心、信息中心、灾防中心、公服中心、人影办、农网中心。

任务20:加强重点科技成果培育和奖励

加强科技成果监测。研发、引进和应用优秀科技成果。及加强对重点科技成果的集成、总结、提炼和报奖。完善科技评价激励机制,制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配套奖励措施。

牵头职能处室:预报处。承担单位:气科所、气象台、气候中心、探测中心、信息中心、灾防中心、公服中心、人影办、农网中心。

(五)气象人才队伍保障更加有力

任务21:建设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

创新气象人才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增强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行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制定相应的柔性引才用才政策。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加强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年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和创新团队培育力度。加强气象青年英才的针对性培养,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牵头职能处室:人事处。承担单位:省局各直属单位,各市气象局。

任务22:加强气象培训能力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落实“321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建成一支适应现代气象培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大力发展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气象远程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初步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优质课件资源库。推进基层“一流台站”和学习型台站建设。建立具有气象专业特色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地面、高空、雷达气象观测情景模拟培训系统,建成地面气象观测装备保障与业务一体化培训系统。建立“四位一体”的培训质量评估模式。建立并完善培训质量考评机制,规范培训质量评估流程,形成培训内容、师资、形式、效果“四位一体”的培训质量评估模式。

牵头职能处室:人事处。承担单位:安徽分院,省局直属单位,各市气象局。

(六)气象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任务23:提升气象标准化水平

健全气象标准化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完善激励措施,强化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力建设。完善气象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气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围绕我省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推动社会化气象观测、气象装备计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气候可行性性论证、灾害性天气和雷电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气象标准应用。全面推行“执行标准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的气象标准宣贯、实施、监督及评估反馈机制。

牵头职能处室:法规处。承担单位:相关职能处室,省局各直属单位,各市气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推进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方针政策,制订配套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在省局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建立气象现代化工作领导机制和“矩阵式”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统筹推动单位现代化重点任务的完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省部合作共推安徽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合作协议的签订,推动省部联席会议的召开,发挥各级政府在推进气象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建设经费保障。推进“十三五”规划项目建设任务的落实,高标准建设气象信息化工程和生态气象监测预警工程。进一步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形成政府主导的财政保障机制,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

(二)加强气象现代化工作考核评价和督查督办。加强考核评估。制定下发《安徽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定期发布评估报告。明确年度气象现代化工作重点任务,各内核机构按照职责分工采用业务考核和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具体工作进行考核。完善督办机制。对照《安徽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任务安排表》和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对现代化任务完成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通报,及时向现代化领导小组汇报,有针对性地开展督查督办,以推动重点任务的序时完成。

(三)加强改革开放和宣传应用。深化改革驱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局有关改革部署,充分对接深化气象改革和气象现代化具体措施和重点任务,发挥改革创新对气象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扩大开放合作。制订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完善信息共享、科研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合作机制,集聚更多社会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强宣传应用。运用部门内外宣传媒体和渠道,加强气象现代化工作的交流和宣传。及时总结科技成果,加强气象现代化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