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气象局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汛期气象科技支撑系列报道·淮河流域:雷达监测网 “捕捉”灾害性天气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时间: 2022-07-27 08:48

分享:

7月5日,受台风“暹芭”影响,淮河流域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其中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普降大暴雨,10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最强降水达到341.8毫米。安徽省气象台果断提醒亳州市气象台于当日6时46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10时27分将暴雨预警信号提升为红色。而此时在淮河流域的宿州灵璧县和泗县,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安徽省市县三级气象台启动防疫短临气象专题气象服务,为疫情防控逐小时滚动提供准确及时的短临预报服务。

预报的底气源于“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安徽省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成果转化和实战应用。2017年,安徽省气象局完成阜阳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的升级改造,并于次年投入业务运行。此后,省气象局自主研发组网雷达数据的快速共享技术,依托“边扫边传”的雷达数据流传输技术和“逐仰角循环更替”的拼图技术,雷达拼图更新频率由10分钟提高至3分钟,雷达监测数据到预报员桌面时间缩短了6分钟,为预报员精准“捕捉”快速发展的天气系统提供了科技支撑。

此外,省气象局还研发定量降水监测与预警技术,实现淮河全流域精细到1公里×1公里的实时监测,自主设计多种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方法的集成技术,定量降水估测准确率提升12%;发明用于优化雷达回波移动矢量场的再处理技术,结合拉格朗日非线性外推技术进行0~2小时的雷达回波外推预报,0~1时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准确率由82%提高到93%;开展雷达资料同化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建立3公里分辨率、逐小时滚动更新的局地资料循环更新同化系统。同时,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改进数值模式温度、湿度初始场信息,数值模式对2~6小时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由 43%提高至52%。

“得益于科研成果的业务应用,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了21%,暴雨预警提前了6分钟。”安徽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处长黄勇介绍,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气象部门,并在水利、交通等部门得以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安徽省气象局围绕雷达数据的快速共享、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的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报等开展了系列关键技术研发,从无到有地建立了全省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体系,显著增强了安徽灾害性天气的防御能力。”安徽省气象局局长胡雯告诉记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