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气象局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科普

简话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 中国气象报社      时间: 2025-06-30 09:47

分享:

在气象舞台上,冰雹是一种引人注目的固态降水物,其形态多为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内部结构由透明层与不透明层交替构成,直径通常在5~50 毫米之间,而大型冰雹的直径甚至可达10厘米以上。冰雹常在夏季或春夏之交突然降临,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空中“袭击”,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大气中复杂而精妙的演变过程。

与常见的雨雪一样,冰雹的起源也在于我们肉眼可见的云层。然而强烈的上升气流锻造了它独特的样貌。这种上升气流宛如大气中无形的巨手,有力地托举着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不断攀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急剧下降,小水滴迅速冻结成冰晶,而原有的小冰晶则如贪婪的捕食者一般吸附周围漂浮的水汽和小冰晶,体积逐渐增大。这一过程类似于滚雪球,使得冰晶在上升途中不断积累 “体重”。

然而,上升气流并非始终稳定有力。当冰晶的重量超出上升气流的承托极限时,它便会开始下落。若在下落途中遭遇新的强上升气流,冰晶又会被重新托举上升,再次吸附水汽和小冰晶,体积进一步膨胀。如此周而复始,冰晶在上下颠簸中不断增重,形成多层结构的冰雹核心。每一次的升腾与坠落,都为冰雹裹上一层新的冰壳,使其体积与质量迅速增长。

当冰雹的体积壮大到一定程度,上升气流再也无法支撑其重量时,它便决然地从云中坠落,以惊人的速度冲向地面。在这一瞬间,冰雹完成了它在大气舞台上的惊心动魄之旅,也给大地带来或壮观、或破坏性的邂逅。

不同地区因气候和地形差异,冰雹的形成条件与特征也有所不同。例如,山区由于地形抬升作用,更容易产生强烈的上升气流,因此冰雹发生频率相对较高;而在平原地区,冰雹的形成则更多依赖于大范围的冷暖空气剧烈交汇。气象工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区冰雹形成机制的研究,结合先进的气象监测技术,能够更精准地预测冰雹的发生,为人们提供及时的预警,以减少冰雹灾害带来的损失。


友情链接: